工研院是財團法人(即非營利事業機構),是一個具有多重產業技術領域的應用研究機構。它雖然沒有公務人員的保障,但相對於一般公司來說,工研院的工作算是很穩定的。而且,有宿舍、游泳池、網球場、壘球場、籃球場、羽球場、幼稚園…等等福利設施,比一般私人企業好很多。 它的前身是經濟部管轄的一些研究所,所以基本上是拿政府的錢做研究 (約佔總金額 50%),因此常被稱之為半公家機構。
工研院成立於1973年,由當時的經濟部長孫運璿先生將分散在各處的聯合工業研究所、聯合礦業研究所與金屬工業研究所,三所的設備、土地、人才合併,成立台灣的「工業技術研究院」,重新賦予任務、目標,利用進步的工業技術推動台灣工業的發展,開創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先鋒。
自成立三十多年來,致力於研究發展、產業服務等工作,並配合政府推動產業科技政策,以培養我國產業科技實力促進產業發展。
目前工研院規劃了資訊與通訊、電子與光電、先進製造與系統、材料化工與奈米、生技與醫
藥、能源與環境等六大技術領域,設置各領域召集人及技術領域規劃委員會,結合院內外專家,規劃該領域之長期發展方向及策略,推動跨領域之技術整合與增強新技術方向之發掘,並透過此規劃機制形成大型整合計畫(如:奈米科技計畫)。如今工研院可說是台灣最大的產業技術研發機構。
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,科技產業是21世紀強化國家競爭力的重要因素,更是驅動整體產業發展的原動力,更是產業永續發展之泉源。因此,在開創新興科技產業與協助既有產業技術升級,工研院將扮演台灣提昇國際競爭力之重要關鍵。
在人才培育上,工研院有「台灣總經理製造機」封號,人才的擴散為其重大成就之一,因為由工研院轉進企業界的員工已逾一萬五千名之多,這些人多半身居要職,實際成為台灣經濟的掌舵者,包括張忠謀、胡定華、楊丁元、章青駒、蔡明介…等引領風騷的人物,這些工研人在台灣科技產業中,如同織起一張綿密的網,讓台灣新興科技產業從無到有,屢創佳績。
資料來源: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1009122701368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